是泥水,但笑容却格外灿烂,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。
虽然水源的危机暂时解除了,但这件事也让朱智博意识到,在这末日环境下开展农业种植,面临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。
不仅要应对土地肥力不足、种子稀缺等问题,就连最基本的水源供应都随时可能出现状况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朱智博每天都在种植区辛勤地劳作着。
他一边跟着大伙学习各种种植技术和经验,一边也在思考着如何改善种植区的现状。
有一天,在休息的时候,朱智博无意间发现了种植区旁边有一堆废弃的动植物残骸。
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:这些残骸能不能用来制作肥料呢?
在末日之前,他曾在书上看到过一些关于利用有机废弃物制作堆肥的方法,虽然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是否可行,但他决定试一试。
于是,朱智博找来了几个大桶,将那些废弃的动植物残骸收集起来,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方法,一层残骸一层土地堆积在桶里,然后又加入了一些适量的水,最后用一块大塑料布将桶口紧紧地封住,以促进发酵。
他在做这些的时候,旁边的一位年轻同事小李好奇地走过来问:“智博,你这是在干啥呢?
弄这些残骸有啥用呀?”
朱智博抬起头,笑着解释道:“小李,我想试着用这些残骸制作肥料呢。
以前看过书,说这样能把它们变成对土地有用的肥料,要是能成功,说不定能改善咱们这土地的肥力呢。
不过在基地里,要是搞这些新尝试,得先跟负责人报备一下,得遵守基地关于创新尝试的相关规定,而且在制作过程中,要注意保持周边环境的清洁,不能因为这个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正常使用,这都是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呢。”
小李听了,眼睛一亮,说:“哇,这能行吗?
感觉挺有意思的呀。
需要我帮忙不?”
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