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等谢长青回应,周淑芬便提着篮子,火急火燎的往田里赶。
现在正是农忙时节,家里人为了节约时间,中午也待在田地里。
没办法,靠天吃饭,得和时间赛跑。
再过几天,私塾就会放一个月的农忙假了。
谢长青的思绪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咕噜声打断,她不自觉的摸了摸肚子,眼下还是填饱肚子重要。
谢长青踏进厨房,里面的热气还未消散,大铁锅里留着白粥。
她从柜子里拿出碗筷,用勺子盛了满满一碗,然后开始慢慢享用起来。
这原生态的米粥吃起来格外香甜,谢长青一连几碗下肚,可算吃了个七八分饱。
在原主的记忆里,这白粥吃的少。
平时一般吃各种杂粮和野菜糊糊,肉就不用说了,得逢年过节才有。
为了凑齐束脩,家里甚至会卖掉一部分粮食。
谢长青心里有些不是滋味,看来她得想办法改善家里的条件。
收拾好厨房后,谢长青去了书房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
原主计划今年七月份参加院试,等放完农忙假后,他就得转去县上的书院学习了。
谢长青拿起一本《中庸》翻看起来,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……”大概看了一遍,她就记下了。
这是喝了灵泉水之后,变得过目不忘了。
这可比原主厉害多了,谢长青的瞳孔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藏。
随即,她又拿起桌上的毛笔,轻触墨汁,然后深吸一口气,落下笔尖,靠着肌肉记忆转动变化。
不错不错,这楷书写得端正而有力,笔锋转折间,字字珠玑。
总之就是,整洁而美观。
谢长青心中有了成算,想到在田地里忙碌的家人,便照着记忆,向自家田里走去。
一路走来,碰上不少与她打招呼的村里人,谢长青都一一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