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,为什么我们的头脑里会有情绪呢?
这其实和进化有关。
达尔文提出,人类在繁衍生息中要争取最大的进化优势。
经过漫长的进化,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行为己经深深地烙印在人的基因里。
反映在情绪上,当人们占据生存优势时,容易产生积极的、正面的情绪。
比如,获得充足的食物、住进舒适的房子、结识亲密的伴侣,这些都让我们产生心理满足感。
反之,当人们处于生存劣势的境地时则容易产生消极的、负面的情绪。
比如,遭遇失恋、失业、破产等不幸的状况,就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痛苦。
既然情绪是进化的产物,那么就像人的肤色、身高存在差异一样,人们情绪的进化程度也不同。
歌词里唱到:“每个人有他的脾气。”
我们可以发现,有的人“一点就着”,有的人则是“老好人”。
这也就意味着,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的雷区。
如果你越雷池半步,就容易触发别人的愤怒;而在这个区域以外,你就能和别人和睦相处。
有些人身上的雷区很多,每个都标明了“闲人免进”,这类人情感丰富,又细腻敏感,所以容易情绪化。
有些人的情感就比较敏感,身上的雷区可能相对比较少。
即使听到各种大喜大悲的消息,他的情绪依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。
情绪的产生,除了跟外界的刺激有关,也跟这个人的主观意识有关。
比如,同样是失恋,有的人觉得,没有了爱情就活不下去,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一种情绪低落、萎靡不振的状态;有的人觉得,两个人合得来就在一起,合不来了就放手,很快就能走出失恋的状态,开始新的生活。
快乐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绪。
当人们快乐的时候,心情是愉悦的,身体是舒适的,大脑是活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