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,眼睛紧紧盯着白色的幕布。
当电影开始播放,那神奇的画面和声音,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。
电影结束后,我们还会模仿里面的情节,拿着自制的木剑,在村子里“行侠仗义”。
二、小学时光:书声与稻香七岁那年,我踏入了村里的小学。
学校是几间简陋的瓦房,窗户没有玻璃,冬天时用塑料布糊上,风一吹,沙沙作响。
教室里摆放着破旧的桌椅,桌面坑坑洼洼,那是一届又一届学生留下的痕迹。
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,是个刚从师范毕业的年轻姑娘,她扎着两条长长的辫子,眼睛明亮而有神。
她的语文课充满了魔力,会带着我们朗读唐诗宋词,那抑扬顿挫的声音,让古老的文字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记得有一次,她在黑板上写下“床前明月光”,然后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解李白的思乡之情,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月光洒在李白的窗前,也洒在了我的心间。
每到农忙时节,学校会放农忙假。
我和姐姐会跟着父母去田里劳作。
春天,我们在水田里插秧,双脚踩在泥泞的田地里,看着嫩绿的秧苗在手中排列整齐,插进泥土,满心期待它们茁壮成长。
夏天,顶着烈日割麦子,麦芒刺痛皮肤,但看到一捆捆金黄的麦子,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。
秋天,是收获玉米的季节,我们钻进玉米地,掰下一个个饱满的玉米,玉米叶划在脸上,痒痒的。
过年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。
进入腊月,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。
母亲会准备各种年货,蒸馒头、炸丸子、做豆腐。
父亲则会带着我去集市上买春联、鞭炮。
集市上人头攒动,各种商品琳琅满目。
回到家,我帮着父亲贴春联,看着那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,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。
除夕之夜,一家